近年來,智能家居在技術和公眾接受度上均取得突破性進展。而智能家居就是利用網絡通信、安全防范、自動控制等技術將家居有關的設施集成,構建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,提升家居安全性、便利性、舒適性、藝術性和環保節能等。那么,在行業標準尚未出臺的情況下,什么是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?打造智慧生活又需要哪些解決方案?
浪涌防護:保護智能家電的首道關口
據預測,2018年,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396億元,并有望在2020年前成為亞洲**大的智能家居市場。在看好市場前景的同時,增強安全系數才是向好發展的根本保障。不過,當前相應的智能安全依然不容可觀。
以浪涌防護為例,雷擊產生浪涌會損壞家電。鮮為人知的是,打開或關閉電器開關都會產生電流不穩,對家電造成損傷,尤其是敏感智能家電。有人統計,電子產品的故障有75%是由于瞬變和浪涌造成的。
智能家居
那么,浪涌究竟會帶來什么危害?
**直接的危害是完全破壞用電設備;另一個累積性的危害是,導致設備的半導體器件性能的衰退,引發設備故障和壽命縮短。其中,智能家電、電腦、手機等精密電器**受影響。
目前,行業間的協調和標準統一方面還不夠成熟,這就要求智能家居系統更多地考慮產品的安全特性,另外智能家居的安裝和布線可能是一次性的,所以系統**好具有極高的可靠性,對應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雷擊浪涌、電網過電壓、靜電等能夠及時防護。
另外,智能家居系統的正常運行更離不開供電系統。由于在實際應用中,智能家居系統的電源接口和信號接口極易受到雷擊浪涌、電網電壓波動、靜電和老化短路、接線錯誤等過電壓及過電流故障侵害,導致系統故障或損壞?傊,為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就必須在設計時考慮對其相應接口做充分的保護。
控制平臺+云服務:巨頭發力的主場
StrategyAnalytics的**新研究報告指出,截至今年年底,近200億個物聯網和聯網設備在全球被部署,未來四年再增加100億。預測表明,2020年代智能家居將可能成為聯網和物聯網設備部署增長的主要驅動力,連接數將達到500億?梢,“物聯”是智能家居的核心。
因此,在整體的家庭網絡操作系統下,對相應的硬件和模塊下達命令,從而實現家庭電子硬件的檢測和控制極其重要。此外,家居系統需要媒介平臺進行對外通信,實現內部和外部的通信交流,滿足遠程控制、檢測和信息交換的需求。
但事實上,目前多數智能家居系統并不能支撐對大量數據的分析和存儲。而云計算能夠通過互聯網連接到云服務中心,且其產生的數據有云計算中心存儲并處理。
云計算作為巨量的信息處理平臺之一,智能功能明顯增多,設備響應速度快捷。以ZigBee智能家居為例,現擁有智能電器、智能照明、智能窗簾、影音控制、環境監測等眾多功能,且實現了便捷化。每個執行指令的響應速度平均在1-2秒以內,方便快捷。
正如Windows系統之于PC電腦,安卓系統之于智能手機一樣,許多巨頭都看到了智能家居系統平臺的現實意義以及商業價值。為此,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家電企業都在奮力打造自身的系統平臺。
國外方面,三星公司**早推出名為“SmartHome”的智能家居概念,消費者在家中可以將各種設備通過網絡相連接,然后可以很容易的通過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、智能手表甚至是智能電視來控制家中的智能家居系統。但現階段,三星通過Bixby語音助手來提升智能家電使用的便利性,將來還會在智能家電中嵌入自主研發的Tizen操作系統(OS),更好的實現智能家電之間的控制和互聯。
在2014年初CES展會上,LG就推出了HomeChat的智能家居系統,用戶可通過“Line”或者“Talk”手機軟件可遠程操控智能家電。目前,接入了谷歌Assistant和亞馬遜的Alexa的LG智能家電數量在7-8款左右,不過這一數量還在繼續攀升。
國內方面,華為早早就開始在智能家居生態方面的布局,目前智能家居生態通過HiLink聯接,已經與80多個各牌合作,涉及50多個產品品類,正式推出的產品已達300多款,適配產品數量為AppleHomekit的2.5倍。
美的很早就在智慧家居領域實施“1+1+1”戰略,即“一個智慧管家系統+一個M-Smart互動社區+一個M-BOX管理中心”。如今,美的智慧家居在智能門鎖、智能網關、智能燈光、智能安防以及智能家電方面都實現了產品的真正落地,為用戶打造出180個智慧家居生活場景。
小米布局智能家居走的是產品路線,先做各種家庭里面使用的產品,將它們智能化,搶占用戶數,然后推出一個小米智慧家庭的app,將小米所有的智能產品,通過一個app來實現相互連接和交互。
毋庸置疑,擁有自家操作系統,企業能夠加強用戶的忠誠度,并且擁有不斷擴充產品的可能。
無線技術:多種協議引爆市場
目前,智能家居采用的無線技術協議有很多,比如WiFi、藍牙、ZigBee、NB-loT、5G和LoR等,不同的技術標準對產品的性能和安全穩定性有很大的影響。
今年10月,“WIFI之父”CeesLinks預測,未來的無線通信標準將只剩下藍牙、WIFI、Zigbee和5G。其中,WIFI會考慮內容的市場,zigbee考慮的是傳感和控制的市場。對于WIFI來說功耗不是**重要的,更多是考慮用較低的范圍考慮更高的傳輸范圍和更低的功耗。
以WIFI、藍牙和Zigbee為例,WIFI能短距離無線傳輸并全球通用,但又具有功耗高、設備成本高、2.4GHz頻段干擾大、5GHz頻段傳輸距離短等缺點;藍牙廣泛運用于無線音箱、耳機、車載智能設備、無線鼠標等設備上,但其傳輸速率較慢且傳輸范圍較小,又難以應對多終端、高密度、低功耗的需求;Zigbee具有近距離、低復雜度、自組織、低功耗、適合用于自動控制和遠程控制領域和嵌入各種設備的優勢,但又有開發難度大、開發周期長和產品成本高的劣勢?梢,單一的通信技術不足以撬動整個智能家居行業,發展多種通信技術才能順應發展,才能引爆家居市場。